浅谈音乐与人的心理和生理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真正的健康首先得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要良好。以往人们更多的关注人体内部因素,却忽略对健康造成
随着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真正的健康首先得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要良好。以往人们更多的关注人体内部因素,却忽略对健康造成影响的另一因素—外部因素,而现在外部因素已经成为了不可忽略的关键,音乐是外部因素之一。
一、音乐的独特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不仅给社会以深刻的影响,还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现代社会亚健康和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就包括过度的情绪变化导致的生理功能障碍。因此,寻求各种能改善身心障碍的途径成为了人们的目标。音乐因为其自身独特的功能与价值,被人们所接受认可,也成为了改善心理状态最流行的方法之一。一方面,音乐的情绪表现在情感和心理方面。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表现出心率、皮肤电、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自主神经系统不受主观意识的作用,音乐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想要更好、更客观的评价,对音乐功能的认识和应用想要进一步加深,身心障碍障碍状态得到更好的改善 ,生理变化的记录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二、音乐对人的心理体验
音乐的物理属性(音高、音长、音量、音色)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体验。
(1)不同频率的声音给人不同的体验,比如在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晨景》中,先通过长笛演奏悠扬的旋律,让人感受到黎明前的一丝光芒,双簧管与弦乐重复主题后再次用长笛在高音区演奏,加上上方三度的点离调,造成鲜明的色彩,给人越来越强的明亮感,直至主题强奏出现,犹如曙光逐渐穿透云层,放出光芒,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圣桑的《骷髅之舞》,根据法国诗人亨利·扎里斯的一首诗完成,先用低音提琴进入,大提琴拉奏和拨奏,一直保持在低音区,给人一种午夜昏暗感觉。作曲家都巧妙的运用了音高与视觉亮度的联觉规律,带给人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2)不同强度的声音给人不同的体验,比如在Paul Simon和Garfunkel合作的《The Sound of Silence》中,歌曲第一段主要叙述与“黑暗”这一老朋友倾吐心事,运用较弱的力度,给人低迷之感,表现在黑暗中孤独的心境。第二段打击乐的加入,力度较第一段要强,给人忐忑不安之感。第三段比前两段力度更强,进入高潮,给人一种心急、愤怒之感,然而又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心听他诉说,却无人理会,结尾减弱,给人一种无奈之感。
(3)不同时值的声音给人不同的体验,比如在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开始部分,弦乐的长音给人寂静的感觉,也使人感受到宽广辽阔的大草原。反之,在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的《大鸟笼》一曲中,弦乐奏出短促的颤音,呈现出群鸟振翅高飞的画面,期间不断地有小鸟在跳跃歌唱,给人欢乐跳脱之感。
(4)不同的音色给人不同的体验,比如小提琴的不同弦不同音区音色不同,可细腻、轻明优雅,也可深沉、忧郁、诙谐,给人的感觉也就有了温暖、明亮、轻快、诙谐、忧郁、神秘等不同感受。同一首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也给人不同的感受,比如电影《教会》中的《加布里埃尔的双簧管》用长笛、双簧管来演奏给人空灵、遥远、缥缈的感觉,而用大提琴演奏,给人更多的是朦胧、深思、舒缓之感。
三、音乐对某些具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我们身体中固有的频率和节奏包括音乐的频率与声压影响生理变化脉搏、心跳和呼吸,然而外界的音乐又会影响这些固有的频率,从而在人体内某个组织中产生谐振的现象,使人体呼吸、脉搏、脑电波以及心律的节奏改变。明亮的音乐可使人的情态体验更倾向于兴奋,从而感到愉快,精力充沛,经络畅通,血脉流通,如果伴随旋律活动身体,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优美和谐的音乐,其旋律婉转悠扬,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脾胃的消化机能和舒肝、健脾和胃的功效。缓慢、轻柔的音乐,可使人的情态体验变弱,使人对情态运用时间特征的体验变慢,因此感到温馨宁静,有利于大脑皮层的休息。所以古时候才有七情治病,看花解闷,听音乐舒缓忧愁,比服药的作用更好的说法。快节奏的力度强的音乐,能够使人振奋,消除焦躁,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态体验。对于肝火旺盛、怒火勃发的人,听此类乐曲有助于平肝治怒。音乐的旋律优美,节奏柔缓,能让血液顺畅,可用于孕妇保健及养胎,有利于胎儿的智力、发育和产妇的健康。
文章来源:《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yyslxzz.cn/qikandaodu/2021/0626/520.html
上一篇:中国巫乐观及其审美研究
下一篇:低密度聚乙烯袋厚度对杏鲍菇减压贮藏品质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