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鼻祖周敦颐濂溪墓,堪称古代墓地选址的典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建于宋熙宁四年(1071年)的周敦颐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莲花镇东成村周家湾栗树岭。墓区背靠草木葱茏的栗树岭,左右连绵起伏的山势夹持,墓前数十米外潺潺濂溪长流不息。
建于宋熙宁四年(1071年)的周敦颐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莲花镇东成村周家湾栗树岭。墓区背靠草木葱茏的栗树岭,左右连绵起伏的山势夹持,墓前数十米外潺潺濂溪长流不息。墓区大开大合的设计风格,依山就势的建筑布局,被称为古人墓地选址的典范。
周敦颐(1017-1073),湖南道州(今永州道县)人,字茂权、号濂溪,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堪称古代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太极图说》《通书》等著作,提出“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始终”的宇宙观、人生观,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主张的理学经过朱熹而发扬光大,进而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周敦颐不仅喜欢研究理学、文学,还酷爱清丽典雅、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曾在庐山北麓建立濂溪书堂,并在此凿池种莲,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就是在此地写成,其中描写莲花高洁品质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遂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响。
宋熙宁四年(1071年),周敦颐在任南康(今庐山市)知军期间,把其母亲的墓从江苏丹徙迁到庐山北麓的三起山。同年十一月,周敦颐病逝,其子遵照遗嘱,把周敦颐葬在母亲郑太君墓右侧,以后其妻陆氏及后妻、续妻也葬于此,也即濂溪墓实为合葬墓。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墓地进行过大规模修复。弘治三年(1490年),九江知府童潮修墓建祠,并置民田山塘47亩作为祭祀用地。经过明朝多次修葺,濂溪墓初具规模,不仅有祠堂、有良田,还有池塘和莲花。墓前2500米外辟墓道,两旁建有墓道亭,亭内覆笔,碑题“濂溪周先生墓道”。
濂溪墓墓冢后有《太极图碑》《像碑》和童潮撰写的《周濂溪墓记碑》、罗洪先题濂溪墓碑、李得阳题诗碑。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巡抚何迁檄、知府朱曰藩对墓碑进行了修葺。在明朝,濂溪墓为江州十景之一,王阳明、李梦阳等曾前往祭祀,寄情抒怀。
清朝时期,濂溪墓的修葺以明代为基础,建祠堂、凿莲池、修路桥,还修建了六角亭和碑坊。墓前有立碑五块,中间一块为周母,右侧为周敦颐本人,第三块碑为周敦颐画像,左侧为周妻墓碑及金童玉女雕像。
新中国成立后,周敦颐墓保存得比较完好,墓周围垒石成墙,数百株合抱的古树立于墓区周围,为九江知名的文化景点之一。在“文化大革命”中,墓地被炸毁,参天古树也遭到砍伐,只留遗址尚存。
1989年周氏后裔重立墓碑,把周敦颐像、碑残石嵌入地下,墓碑甚为简陋。1998年在香港周氏宗亲的资助下,周敦颐墓完成了第一期修复工程。2005年周敦颐墓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同年对墓地进行了全面修葺。
如今的周敦颐墓,有新建的大门、爱莲堂、濂溪祠、亭子、莲池、状元桥、三级拜台、57层花岗石台阶等建筑。墙内镶嵌30块石碑,碑上刻有名人名言。其中“爱莲堂”“爱莲亭”的匾额用的是周恩来的题字。在濂溪祠的“周氏后人名人介绍”中,周敦颐是当代作家周树人(鲁迅)、周作人等名人的先祖。(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yyslxzz.cn/zonghexinwen/2021/0504/476.html